中国公益发布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00后大学生姚龙:让非遗皮艺在创新中“潮”涌新时代

发布日期:2025-05-09 11:08:46  来源:网络综合

近日,在哈尔滨剑桥学院,一位00后学生正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创新非遗皮艺,在校园内外掀起了一股“皮艺潮”。他就是艺术学院的姚龙,“匪夷的非遗皮艺卖坊”创始人,凭借对传统皮艺的热爱与创新精神,为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融合,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2024年11月,姚龙的非遗皮艺工作室正式入驻哈尔滨剑桥学院大学生创意坊,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姚龙在调研中敏锐察觉到传统皮艺因设计陈旧、与现代生活脱节而面临传承困境。“非遗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更应融入现代生活。”秉持这一理念,他深入钻研皮革工艺,从鞣制、切割到皮雕,每一道工序都反复打磨,最终探索出“传统工艺+潮流设计”的创新模式。

在推进项目运营过程中,姚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同学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设立手工制作、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多个兼职岗位,将创业项目转化为服务学生成长的互助平台。

匪夷的非遗皮艺卖坊宣传海报

从校园创意到实体运营的跨越

姚龙的创业项目“匪夷的非遗皮艺卖坊”在2024年哈尔滨剑桥学院大学生创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包括场地、创业指导及资源整合等。学校的“大师工作坊+校企合作”模式,为姚龙提供了接触传统工艺、参与实践创新的宝贵机会,省级非遗黑陶技艺传承人李春的工作室及学校产学研平台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在学校的助力下,姚龙迅速组建起跨学科团队,涵盖设计、营销、管理等专业学生,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产品不仅在校内畅销,还借助电商平台走向全国,甚至吸引了海外订单。同时,他主导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为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壁垒。

薪火相传,以青春之力点亮非遗之光

姚龙深知,传承非遗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精神的传递。他积极投身校园文化活动,开设皮艺体验课程,让更多同学领略传统工艺的魅力。2024年12月,他联合形象大使宋嘉鸿发起“潮起皮艺”文化节,将皮艺展示与潮流艺术巧妙结合,吸引数千名师生参与。

姚龙与施丽华老师合影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姚龙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带领团队走进社区、乡村,为留守儿童和手工艺人开展公益培训,助力他们掌握皮艺技能、实现增收。他还计划建立非遗传承基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吸引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中国民协会员、黑龙江省剪纸传承人施丽华老师对姚龙的传承工作表示认可,认为皮艺与剪纸类似,都需精湛手工技艺,年轻人的参与为非遗传承带来新希望。

展望未来,打造国际非遗品牌

如今,“匪夷的非遗皮艺卖坊”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通过皮艺作品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东方美学与国际潮流的交融。站在新起点,姚龙心怀更宏大愿景:计划推出“非遗+科技”系列产品,运用AR技术让皮雕作品“活”起来;筹备成立非遗文化研究中心,系统梳理传统皮艺技艺,推动其标准化、国际化发展,致力于将“匪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品牌,让世界通过皮艺读懂中国文化。

姚龙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非遗传承中的担当与创新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传承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为更多青年投身文化传承事业树立了榜样。随着越来越多像姚龙这样的青年加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将在创新传承中不断升华,古老的非遗技艺也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郭锐松  审编:益申合

分享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46639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