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月,在秦巴山区的旬阳大地上,一群来自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山河,用爱心浇灌未来。他们组成的“护绿传红·同心育青”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星愿树”项目组,在为期十三天的实践中,完成了一次从理论探寻到躬身实践的深刻转变,将青春的誓言书写在绿水青山与朗朗书声之间,完美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的前半程,是一场深入旬阳肌理的探寻之旅。团队以“护绿传红”为核心,足迹遍布旬阳的标志性地带。他们站在宋家岭上,为汉江与旬河勾勒出的天然太极图而震撼,感悟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他们走进旬阳博物馆,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在水泉坪,队员们亲眼见证了“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和崩雪峡谷的原始之美,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在吕河镇,团队的调研更加立体。他们走访了将地方特产“拐枣”发展成非遗产业的醋厂与食品公司,看到了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也参观了污水处理厂,了解了守护碧水的现代科技。最触动人心的,是与旬阳守护汉江志愿者联合会的交流,老党员王孝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护绿”从一个口号,化为一种沉甸甸的精神力量。
最后一站蜀河古镇,队员们在感受其“汉江小都会”历史风华的同时,也学习了当地系统化的“河长制”水资源保护经验。这一路的探寻,不仅让团队对旬阳的生态、文化与产业有了全面认识,更坚定了他们守护家园的信念。
如果说前半程是“知”,那么后半程便是“行”。7月16日,实践团来到白柳镇爱心驿站,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同心育青”支教活动。经过与上一届支教团队的细致交接和内部的精心策划,一场充满爱与智慧的教学实践正式拉开帷幕。
队员们将第一阶段的所学所感融入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元的课程。除了基础的作业辅导,他们还开设了绘画、手工折纸、寓言故事等趣味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将旬阳的“太极图”故事和地方风土人情编成乡土课程,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中建立文化自信。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色的礼仪操教学,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文明素养。在传授知识之外,志愿者们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大朋友,他们耐心辅导、温情陪伴,组织用餐午休,开展安全教育,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守护着每一颗童心。
从探访山水到陪伴成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将“护绿传红”的宏大主题与“同心育青”的具体行动紧密结合。正因为亲眼见证了旬阳人民守护绿水青山的努力,队员们才能更深刻地向孩子们传递环保的理念;正因为深入了解了旬阳的厚重文化,他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热爱家乡。这次实践,不仅为旬阳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力量。他们的青春,在旬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
编辑:郭锐松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