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发布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沂蒙葡韵,数智兴农”赴临沂葡萄之乡实践服务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26 16:24:18  来源:中益综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决策部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5日至19日,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沂蒙葡韵,数智兴农”赴临沂葡萄之乡实践服务团,在学院党委书记杨凯,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岳斌,团委书记姜程,辅导员王玉堃、李温蓉的带领下,前往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沂蒙红色迹,赓续血脉固信念

为强化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担当,7月15日,实践团首先前往当地红色景区参观学习沂蒙精神,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成员们瞻仰了景区内的战斗遗址、革命文物陈列馆等历史遗迹,直观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聆听了沂蒙红嫂舍身救伤员、支前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等英雄事迹,深刻体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

通过研习红色沂蒙精神,不仅让成员们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让大家将传承红色基因与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紧密结合,坚定了以青春之力助力家乡发展的信念,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

校企协同筑平台,精准拓岗赋新能

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产业发展,7月15日,实践团先后走进临沂平邑果汁厂和果蔬保鲜冷库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成员们实地参观了果汁原料仓储区及产品研发中心,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工艺及人才需求等情况。

在果蔬保鲜冷库,实践团学习了冷库运营及黄桃保鲜存储方法,并与企业负责人围绕黄桃保鲜技术进行交流,并深入讨论关于预冷处理、气调保鲜等工艺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次访企拓岗活动,校企双方构建起更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后续开展全维度、多层面的务实合作筑牢了根基。

\

(图一 实践服务团参观果蔬保鲜冷库)

葡园生态育精品 产业融合助农富

为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7月15日下午,实践团走进武台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了葡萄种植基地的智能化温室大棚。葡萄生态园已成为临沂平邑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不仅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向优质高效方向调整,更通过产业链延伸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践团成员表示,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对传统种植业的赋能作用,对生态种植与产业融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有了直观认识。

\

(图二 实践团抵达武台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水果酿出增收路,青农酒香促振兴

为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接着,实践团抵达山东青农酒业有限公司,参观了果酒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以当地特色水果为原料的果酒酿造工艺。并对多种特色果酒进行品尝,亲身感受不同果酒的风味特点与品质差异,对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结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山东青农酒业立足当地丰富的林果资源,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果酒产业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图三 实践服务团参观山东青农酒业有限公司)

非遗挑花传古韵,数化传承拓新途

为传承挑花非遗技艺,延续地方文化脉络,7月16日,实践团来到武台镇挑花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挑花手艺人邢爱芝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了挑花这一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独特针法,并尝试基础挑花针法,亲身感受一针一线中蕴含的匠心,对挑花技艺的复杂性与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结合专业所长,实践团成员与邢爱芝就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承展开探讨,并着手协助搭建挑花数字博物馆。通过拍摄高清影像、建立技艺数据库、开发线上展示平台等方式,计划将挑花作品、制作流程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为传统工艺注入青春活力,助力挑花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

(图四 实践团成员学习并体验非遗挑花)

\

(图五 实践团成员制作完成挑花数字博物馆)

趣味科学进课堂,童心筑梦向未来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7月17日至18日,实践团成员在水沟村开设助学课堂,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包括特色课程、实践教学及学业辅导三大板块。结合理信学院专业知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物演示,向孩子们为孩子们讲授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内容,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在实验环节,成员们带来简易实验器材,指导孩子们动手操作水的浮力、酸碱反应等安全有趣的小实验。通过亲自动手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孩子们不仅直观理解了科学原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最后,团队成员针对学习难点提供精准指导,采用灵活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团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助学课堂,为乡村教育补充科学教育资源,助力孩子们拓宽视野、提升科学素养,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图六 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授专业相关知识)

入户调研知需求,聚力帮扶解民忧

为全面了解基层发展实际与群众诉求,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7月17日下午,实践团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工作。实践团走进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基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群众诉求。成员们聚焦黄桃产业发展核心问题,详细询问果农近年来黄桃的产量波动、收入构成及变化趋势,重点关切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后,在提升产量、增加收益等方面带来的实际成效与现存问题。

实践团通过耐心倾听、细致询问,全面掌握当地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此次调研为后续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也让成员们更直观地了解乡村发展实际,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图七 实践团成员进入田间调研)

田间搬桃纾农困,青春聚力促增收

为拓宽黄桃销售渠道,筑牢农户增收根基。7月18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深入黄桃种植基地,协助农户开展黄桃搬运工作。大家分工协作,共将675箱黄桃有序装箱、搬运至运输车,以实际行动缓解农户采收季的用工压力,助力新鲜果品能够及时发往市场。

实践团成员们在劳动中亲身体验农事辛劳,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助农实践经验,更深化了对“三农”工作的理解,为团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助农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图八 实践团成员合作搬运黄桃)

数商兴农助增收,直播带货拓新局

为进一步拓宽当地特色产品销路,7月18日至19日,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当地搭建临时直播点,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直播前,成员们精心挑选了石榴树苗、果酒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认真梳理产品特点、制作工艺等,反复打磨直播脚本,确保能生动展现产品价值。

此次电商直播不仅为当地特色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更提升了地方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探索电商直播与当地产业的融合模式,为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图九 实践团成员体验电商直播)

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农大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实干诠释“扎根基层沃土,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誓言。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聚焦基层需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效。未来,他们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用青春智慧与实干精神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注入动能,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青春篇章。

编辑:郭锐松  审编:益申合

分享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46639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