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发布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坚持传承创新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日期:2024-02-07 10:33:1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将其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维度。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传承创新,着力庚续中华文脉;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要坚持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文明风尚;要坚持文旅融合,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古城河南叶县作为叶公故里,坚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坚持传承创新,着力庚续中华文脉。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本质,也是民族根脉之缘起。坚持对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守古城文化底色,在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一方面,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发掘和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力量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加强非遗文化的价值研究和传播力度。此外,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县域内红色遗址的宣传教育功能,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乡村文化的产生、传承和发展来自乡村社会千百年的发展和变迁,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在乡村地区坚持人民文化主体地位,培养一批致力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者、守护者、创作者与传播者,使其自觉担任起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唤醒农民的乡村文化自觉,引导农民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情感认同,就激活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一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依托乡村文化服务站,持续推进“戏曲、电影、文艺进乡村入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二是调动农民参与热情,鼓励各村成立具有本村特色的演出队,并在全县进行巡演;三是搭建展示平台,依托各村文化资源,打造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民俗馆等,吸引农民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来。

坚持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感化人民,是培育和弘扬同心同德与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的迫切需要。坚持在乡村地区以文化人,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文明风尚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文化人,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风尚,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一是发挥乡村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乡村党员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此推动乡村地区优良家风的培育;二是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明确规范实施方案,倡导文明乡风。此外,改善乡村社会陈风陋习,弘扬社会正气;三是利用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契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用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感化教育村民,使村民学有榜样;四是创新先进的传播方式。

坚持文旅融合,繁荣乡村文化产业。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通过融合农文旅,将现有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拉动乡村经济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坚持在乡村地区推动文旅融合,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立足生态、历史、人文、产业等特色要素,以坚持文旅融合繁荣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一是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农耕体验、民俗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依托深挖传统村落“古色”,打造特色旅游胜地;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革命遗址、革命英雄、革命精神为核心深挖红色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三是将绿色自然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自然风光、生态康养、休闲农业为重点深挖乡村自然资源,打造生态田园综合体。

(作者:马恺阳、黄辉祥,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责编:李奕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204880034355091&wfr=spider&for=pc

编辑:江楠  审编:AD

分享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46639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