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尚书村,田间丝瓜藤沿支架蜿蜒伸展,织就连片绿色帐幔,饱满的丝瓜垂挂枝头,村民穿梭其间忙着采收;不远处的丝瓜络加工厂内,烘干、压平、开松等机器轰鸣作响,丝瓜络变为有机鞋垫、养生枕芯,顺着物流通道发往宁波乃至海外市场。
“丝瓜正处成熟采摘期,即将迎来加工旺季,电力保障可不能出岔子。”9月2日,贵池供电皖美党员服务队携带检测设备,再次走进尚书村丝瓜络加工厂,细致检查线路、调试设备。
时间回溯至2017年,尚书村试水丝瓜络产业。贵池供电牌楼中心供电所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对接用电需求,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在田间和初加工点分别布设三相四线电源点,在产业萌芽阶段搭起电力“生命线”。
随着尚书村丝瓜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村里将闲置的800平方米校舍改造成加工车间,粗加工、细加工生产线先后落地,烘干设备、切丝机、缝纫机等设备陆续“上岗”,用电需求大幅增长。
为应对季节性用电高峰,贵池供电依托电力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尚书村用电负荷,提前预判高峰时段,组织工作人员对村内10千伏线路、变压器及车间设备线路开展“拉网式”巡检。“针对丝瓜络产业,我们组建了党员服务专班24小时待命。”贵池供电牌楼中心供电所副所长陈吉利介绍。
如今的尚书村,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的丝瓜络产业链,同时,300亩水塘种上香莲、210亩荒山培育山油茶、1300亩连片农田种植优质水稻。这背后,是坚实的电网支撑——全村共有12台总容量2900千伏安的公用变,户均容量4.45千伏安,覆盖各类产业全环节用电需求。
“电力通,产业兴,百姓富。”贵池供电党委书记彭友华表示,公司将持续跟进尚书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更精准的供电服务、更绿色的用电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力动能,让小小丝瓜络编织出更多村民的幸福生活。(彭永进)
编辑:刘姗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722795
编辑:江楠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