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崇阳观村,知识的清泉正在浸润乡土。在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崇阳观村委大楼内,长沙理工大学1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70名留守儿童共同谱写着“夏日约定”的教育篇章。这场为期14天的暑期教育实践,不仅是琅琅书声与欢声笑语的交响,更是东坪镇创新“云端+乡土”教育模式、深化校地合作的生动注脚。
东坪镇创新乡村教育新路径,将“云端”线上教学与“乡土”线下实践深度融合,一方面组织青年干部、优秀教师等志愿者每周赴偏远教学点开展“种子计划”送教下乡,另一方面链接高校资源推出“云辅导”“线上晚自习”等服务,为乡村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今年来,相关线上服务已覆盖超150人,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并精准对接长沙理工大学,以超75%的筛选率组建“崇阳观支教队”,让云端的教育力量走进现实课堂。
支教现场。黄可欣 摄
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将70名孩子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每日安排7节课,课程设置兼顾基础与兴趣。基础学科方面,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贯穿全程,着力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根基;兴趣课程涵盖美术、音乐、体育等,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释放天性。团队结合崇阳观村地方特色研发民俗课,通过鱼拓、油纸伞制作、传统剪纸三门非遗课程,助力本土传统技艺传承。
学生非遗手工作品展示。陈骖月 摄
这场始于云端的奔赴,背后是整座村庄张开的温暖臂膀。通过“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镇-村-校”三方联动构筑起全链条支持体系。村委化身坚实后盾——协调物资、抢修电路,村支书“再难也要装风扇”的承诺掷地有声;村民开货车奔波9公里运送课桌,家长送来满筐时蔬的关怀暖胃更暖心……乡土用最质朴的方式托举着希望。
离别时孩子们仰着脸问:“老师,明年还来吗?”这声追问胜过千言万语——它揭示着乡村教育的真谛:让“支教”变为“扎根”,让“离别”孕育“重逢”。当知识星光与乡土烟火持续交融,那些曾被群山遮挡的视线,终将既望见世界辽阔,又读懂故土深情。
支教活动结业仪式合影。龚娇 摄
据悉,今年暑假东坪镇还联系了湖南科技大学,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辖区内村庄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这些年轻学子带去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未来,东坪镇将持续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借力高校优质资源助推乡村教育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完)
【编辑:张翀】
https://www.hn.chinanews.com.cn/news/sxdt/2025/0804/513855.html
编辑:江楠 审编:益审核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