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理工⼤学,有这样一位大一新生。她以真诚敏锐的⼼灵搭建起传递温暖的桥梁,用卓越的行动力和深刻的共情诠释着慈善的温度。她,就是来自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郭韫宁。
在“星愿树”项目组发起的“点亮⼼灯,照亮未来”校园公益活动中,她以爱⼼值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完成了⼀场温暖的⼼灵对话,也在付出中收获了关于感恩、珍惜与成长的宝贵体悟。“我们点亮的⼼灯,照亮的或许不仅是别⼈的未来,也是我们⾃⼰前行的路。”郭韫宁这样形容她的公益初体验。

活动中,她不仅仅是在积累“爱⼼值”的数字,每⼀次努力都饱含着对受助者的细腻想象:想象着孩子们收到书籍时眼中的光彩,想象着崭新的⽂具为他们带去的⿎舞。这种基于“共情”的想象,让她深刻体会到,公益的本质是⼼灵的相互映照,“即使不曾相识,我们也能用行动传递⼀份‘我懂你需要’的温暖。”
公益行动如同一面镜子,让郭韫宁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切。她深刻感受到,“珍惜”二字在不同境遇下有着特殊的分量。“我们习以为常的⼀次参与、⼀份捐赠,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言,可能是⼀份足以带来改变的珍贵礼物。”这种认知让她学会在给予中反思,在付出后感恩。
她坦言,这段经历让她真正读懂了“珍惜”的深意不仅是珍惜已有的条件,更是珍惜自己传递善意的能⼒。谈及在活动中的收获,郭韫宁特别感谢辅导员王秀丹⽼师的指导与⿎励。“⽼师的支持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她表示,这份师生情谊将成为她大学生活中珍贵的记忆。
郭韫宁坚信,每⼀份由她汇聚⽽来的爱⼼,都像⼀盏被点燃的灯,光芒虽微,却⾜以温暖⼈⼼。“我们或许⽆法改变所有困境,但至少可以让需要帮助的⼈感受到,这个世界,正有⼀群⼈在默默关注着他们,并愿意为他们汇聚光芒。”这份朴素的信念,成为她在公益道路上持续前行的动力。
通过此次活动,郭韫宁认识到公益不仅是爱⼼的奉献,更是生命的滋养。她看到了组织者的辛勤付出,也见证了同学们爱⼼的汇聚。“个⼈的力量或许微⼩,但当我们携手同行,就能凝聚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展望未来,郭韫宁表⽰将继续秉持“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在公益道路上坚定前行。“我希望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让每⼀份善意都能找到它的⽅向,让每⼀盏⼼灯都能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
郭韫宁的公益实践,是天津理工学子践行社会责任、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的生动写照。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最真挚的⽅式诠释了“陪伴”的意义和“共情”的⼒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公益不仅是⼀场物质的传递,更是⼀次⼼灵的对话;即使素未谋⾯,善意与理解,终能抵达。
编辑:郭锐松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