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发布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中国海油:用心写好甘南“乡村振兴答卷”

发布日期:2025-07-10 14:48:54  来源:工人日报

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甘加草原上,“网红打卡地”甘加生态露营地客房一房难求。“一间钢结构客房2000多元一宿,营地共有25间,有时候提前一周都预订不上。”夏河县文旅局局长贡曲才让说。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西南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根据国务院部署要求,自治州夏河县、合作市作为中国海油的定点帮扶对象,多年来,在中国海油的不懈努力下,2018年,合作市在甘肃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夏河县提前一年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发生率由早期的25%下降到0.3%以下。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在自治州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3.1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15个。

2019年,中国海油以夏河县为试点,捐赠900万元以“交钥匙”形式建设甘加生态露营地。建设初期,中国海油采取本地化用工和本地化采购,将“精准帮扶”理念贯穿营地建设全过程。营房均使用无毒无害的环保材质,且具有良好的隔热、阻燃、透光、保温等多种功能,配备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采用一体化可调节地台形式,整体结构为钢架结构,有助于快速安装、反复搭拆、重复利用,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自2020年8月正式投运以来,营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100万元。自带“流量”的甘加生态露营地已成为甘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夏河县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和模式。

中国海油乡村振兴办主任王晖介绍,乡村振兴并不是简单、盲目地“给钱”,而是以援建项目的示范带动,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真正完成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营地思路的推广,撬动的是文旅产业链,2021年以来,中国海油通过采取高标准建设旅游设施、开发藏文化特色营地、加强本地管理人才培养等措施,助力夏河县基本形成以藏地特色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甘加、桑科营地等高端帐篷营地和太阳沟、晓河沟等精品民宿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产业集群,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2023年,夏河县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全县年度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19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保障,中国海油扎实推动帮扶县人才培养,仅在夏河县出资260万元培训县乡村“三级干部”、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等乡村振兴关键人才近2500人次。同时,鉴于甘南旅游产业的旺盛需求,中国海油启动藏餐大厨培训计划,着力培育高素质本土人才,丰富就业渠道,提升当地“造血”能力。

王晖表示,下一步,中国海油将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帮扶工作重心调整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持续发力,用切实有效的成绩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郑鑫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9-04/8344275.shtml

编辑:江楠  审编:益审核

分享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2046639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