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马头墙与数字游民创意碰撞,祁门红茶香与青年创业梦想交融——黄山脚下的祁门县,正以两场重磅活动探索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路径”。
10月13日至18日,2025长三角乡村数字游民艺术季与2025长三角数字游民青年创造力大会接连启幕,以艺术为媒、创新为桥,书写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故事。
艺术季:山水间搭起创意共生台
10月13日至16日举行的2025长三角乡村数字游民艺术季,以“未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题,汇聚100余名青年电影人、艺术家、音乐人与数字游民齐聚平里镇。“这里不是孵化器流水线,而是让每个创意像黄山松般,在石缝里长出独特姿态。”祁民公社创始人王小东道出活动核心定位。
活动通过乡村艺术沙龙、乡村艺术共创者营地展映、野宿幻夜?游民影像叙事等形式,让乡村发展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参与者既能在百年古树下感受“青砖黛瓦与代码光影交织”的奇妙体验,还可与当地政府互动交流,将艺术灵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有天然契合度,注定双向奔赴。”安徽全球数字游民联盟秘书长吴永泽直言,建设数字游民基地不仅能唤醒乡村闲置资源、破解用工难题,更能为青年搭建创业舞台,甚至让不少人扎根祁门,与这片土地共成长。
创造力大会:铺就青年“返乡创业跑道”
紧随其后的2025长三角数字游民青年创造力大会,以“青年入乡?创新创业?共创长三角”为核心,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与青年人才的对话平台。300余名长三角代表将围绕职业规划、乡村创业路径、政策支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值得关注的是,祁门县已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数字游民”生态圈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大黄山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从金融扶持到空间载体,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链条服务。“祁门不只是中国红茶之乡,更是青年创业的‘热带雨林’。”祁门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表述,道出当地对青年人才的诚意。
双向奔赴:解锁乡村振兴青春密码
两场活动的背后,是祁门县对“数字游民+乡村振兴”模式的持续深耕。自2024年祁民公社成立以来,当地已吸引百余名数字游民入驻,通过康养体验、在地文化沉浸、闲置中学改造等实践,激活古村落内生动力。运营至今,祁民公社累计开展活动60余场、接待访客80余批次、客房入住5000人次、提供就餐服务6000人次,实现收入约70万元,运营活力持续攀升。
“在皖南青山绿水间泡杯祁门红茶,找个角落打开电脑办公,太惬意了。”数字游民小李是名网络创作者,日常工作多依赖电脑完成。他坦言,祁门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让他身心安宁,更催生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城市化与数字化浪潮中,祁门的实践提供了新可能:当青年把“诗与远方”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当乡村持续焕发生机,两者的共鸣将催生更具韧性的发展范式。正如此前祁民公社共生艺术节上的“彩虹跑”——参与者用彩粉将白衣染成斑斓,恰如数字游民用青春色彩为乡村振兴绘就新图景。
责任编辑:朱孔阳
http://www.ah.chinanews.com.cn/news/2025/1015/337310.shtml
编辑:江楠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益云融媒体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gongyifabu.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CopyRight © 2020 北京中益云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发布网域名(GongYiFaBu.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公益发布网”的所有作品,
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